我國遠洋漁業裝備技術實力亟須增強
2012-05-14 17:31:31 來源:中國船舶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國家層面的支持必不可少
有關統計數據顯示,我國現有遠洋漁船整體水平落后,大型遠洋漁船比重低,在現有的近2000 艘遠洋漁船超過500 總噸的遠洋漁船所占比例不足10 %。 同時,老舊船型多,大多是從國外購人的在用二手船或由原近海捕撈船改裝而來,有42 %的遠洋漁船船齡在20 年以上、30 %以上的遠洋漁船已過報廢期限,作業性能差,捕撈成本高。
對這一現狀,李明認為,當前,我國早些年引進的二手遠洋漁船大都臨近報廢期,遠洋漁船及配套設備更新的需求日益增多,加上國內工業技術的提升,以及當前因國際漁業資源變化,對遠洋漁船及其裝備的要求進一步提高,這使我國漁船建造及配套設備制造企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。
更重要的是,目前,我國遠洋漁業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,還需要國家政策及資金的大力支持,使我們由漁業大國向遠洋漁業強國邁進。饒德生特別指出,遠洋漁業作為一種戰略型產業,對資金和技術的需求很大,其發展離不開國家在資金、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。當前,遠洋漁業產業日益成為世界各國角逐的重要領域之一,我國政府應從國家層面積極制訂科學的發展戰略,大力發展有中國特色的遠洋漁業。
從實際情況來看,世界漁業強國在發展遠洋漁業方面大都有專門的政策。比如,日本政府每年用于提高捕撈能力和生產水平的預算經費十分可觀,其中包括對年輕漁民的培訓,對合作社和漁船船主的援助,對市場的開拓,對消費群的培育,保持價格穩定,以及對各種捕撈技術的推廣、普及等。此外,日本政府專門設立了特殊補貼,用于漁船的保險和再保險。根據亞太經合組織(APEC )的分析,早在 1996~1997 年,日本對漁船損壞的保險投人已達到每年130 萬美元,低息貸款達到2400 萬美元,新漁船和漁具研究的支持資金為每年2000 萬~2 300 萬美元,漁業科研發展資金為每年8000 萬~ 9000 萬美元。
韓國政府則是制定了專門的漁業發展方案。該方案提出,在2004~2013 年間,執行為期10 年的振興遠洋漁業中長期計劃。該計劃的具體安排是:向遠洋漁業企業提供2734 億韓元的低息融資;提供1200 億韓元預算資金,幫助遠洋漁業企業更新老舊漁船;提供624 億韓元、327 億韓元、82 億韓元和20 億韓元預算資金,分別用于調整遠洋漁業結構、進行遠洋漁場漁業資源調查、開展國際漁業合作和構筑漁場信息管理系統。
歐美等漁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更是屢有政策出臺支持遠洋漁業。如挪威新近開發的大型南極磷蝦拖網加工船,單艘造價高達1 億歐元,該國政府對此在政策扶持和融資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。